建设背景
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传统实训室与教室的教学模式正面临变革需求。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场景对智能化、高效化教学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为了满足新时代教育对实践教学的高要求,提升教学效果与质量,实训室智慧教室的建设应运而生。
智慧教室通过融合先进的信息技术,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为师生打造沉浸式、互动式的教学体验。它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智能推送、教学过程的实时反馈以及教学管理的精准高效。同时,智慧教室的建设也是响应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的关键举措,旨在通过构建现代化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建设内容
以智慧教学交互系统(硬件支撑由96 寸及86 寸互动一体机组成)为教学核心,老师可以任意在智慧教学交互系统上标识、批注课件的内容,让整个多媒体教学环境更容易实现老师、学生、设备的互动。技术上,计算机数字信号、视频信号、音频信号(包括经过多媒体计算机处理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与智慧教学交互系统结合使用,并把所显示的内容传送到智慧教学交互系统上。可播放音乐、教学录像、教学课件,迅速处理显示各种教学内容,兼容不同版本的教学内容。多媒体系统架构图如下图所示:
配置数字红外无线教学扩声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红外线不可穿透墙壁或天花板,教室与教室之间保证互不干扰,不会有串频、断频和干扰现象。系统主机具备RS-232 和网络接口,可完美融入中控系统进行智能化操控(无线麦克风电量实时反馈、系统音量控制等)。数字红外麦克风在不同智慧教室之间使用无需对频,即开即用,简单方便,提高了话筒的使用效率和复用性。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功能智慧屏”实现中央控制功能,对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物联设备、师生互动、线上互动进行统一控制管理。教师使用无需进行专业的培训,一键式操作,对教室的管理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过程跟操作手机与移动智能终端一样简单便捷,替代传统的多媒体网络教室繁杂的操控界面及设备堆叠。
亮点展示:
智能控制系统
信号源可视化切换:可实现教室内台式机、笔记本、实物展台等多种信号源的便捷切换与显示,支持系统菜单与授课电脑信号一体化且无遮挡覆盖,并提供可视化资源视图切换,方便操作。
智能中控:可与学校教室物联网系统对接,实现对大屏、电动窗帘、灯光、空调等设备的整体管控,并支持控制界面的可编程自定义设置。
录制管理:控制录播系统包括开始、暂停、停止及导播策略、跟踪定位、画面切换、画面预览等。
双屏教学模式
教师利用多功能智慧屏可以把课件(包括:PPT/视频/动画/图片等),实时投影到触控一体机上。且对任意窗口均可进行飞屏操作。飞屏显示不损失原生的动画视频效果。
研讨教学系统
研讨型教学模式是常态化教学模式基础上增加独立小组讨论内容并且可共享教师主内容资源。在集中授课时能清晰的看到教学内容,营造相互激励,积极探索的良好氛围,可以灵活的进行互动式教学(测验、答题、批注、在线签到、弹幕、音视频连麦等功能),使每位同学都可成为课堂上的主角。
无线投屏:教师授课时,教师屏的内容可以同步显示到学生屏上。小组讨论时,每个学生屏可以无线投屏独立使用,教师屏可以任意选择显示一个或多个学生屏的内容,便于教师实时了解每个组的讨论情况。能够支持移动设备:平板、手机端(MiraCast 和AirPlay 协议),可以创建多个投屏、删除投屏、最小化等操作,投屏显示方式可以是单分屏、2 分屏、4 分屏,教师可以根据授课情况进行调整。小组讨论成果分享时,每个学生屏的内容可以同步显示到教师及其它学生屏上。
每个研讨小组学生通过互动教学系统实现组内投屏应用,使用移动端手机Pad 或者笔记本实现在线局域网各组内投屏、成果分享。